发布时间:2025.02.11
发布人:
阅读量:
“溶溶琥珀流匙滑,璨璨蠙珠著面浮”
南宋诗人笔下晶莹软糯的汤圆
寄托着团圆美满的愿景
是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
然而,对糖尿病患者而言
这承载着文化温度的小小“甜蜜炸弹”
却能让血糖悄然“失控”
今天我们特别整理了这份控糖攻略
带您解锁传统美食的正确打开方式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物。多以黑芝麻、猪板油为馅料,外用糯米粉做皮,搓成圆形,可汤煮、油炸、蒸食,吃起来香甜软糯,有团圆美满之意。
图片来源网络
汤圆主要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制作而成,从归类来看,属于精白主食,不属于粗粮。糯米粉含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一般三个标准大小的汤圆要使用糯米粉1两(50g),而一两糯米粉的热量大约是170kcal,相当于半碗米饭或两个水煮蛋的热量。而且糯米的升糖指数(GI)为87左右,属于高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汤圆进入胃肠道后很快被消化吸收,淀粉快速转化为葡萄糖,引起体内血糖急剧飙升。
图片来源网络
汤圆的馅料同样“暗藏玄机”,现在市面上除传统的黑芝麻馅外,还有花生、果仁、紫薯、豆沙、玫瑰、水果、咸肉等各种花样的馅。虽然部分营养价值较高,但里面加了不少糖或猪油,热量、糖粉高得吓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销售的无糖汤圆并非真的“无糖”,它只是没有添加蔗糖而已,可能添加了甜味剂(如木糖醇)等代糖。重点是汤圆的主要原料为糯米,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即使不加任何糖,糯米皮也会快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加上芝麻、花生等含有较高热量和脂肪的馅料,加剧了血糖的飙升。
01评估血糖情况
谨慎食用:血糖达标且稳定的患者,可少量食用。
禁止食用:血糖控制不佳,如空腹血糖>9mmol/L或餐后血糖>13mmol/L时,不建议食用。
02评估胃肠功能
禁止食用:胃肠功能弱的老年或儿童,特别是并发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不建议食用。因为汤圆黏性高,难消化,进食后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延迟,引发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进一步加重胃肠道负担。
01选对品种 DIY更佳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自制低升糖的汤圆,可在糯米粉里混合荞麦粉、紫薯泥或燕麦粉,增加膳食纤维,延缓消化吸收。用菠菜汁、胡萝卜汁加入外皮,既增加维生素,又提升口感。可以不包馅或以红豆泥、南瓜泥替代传统甜馅,也可以用木糖醇等代糖调味,减少糖分摄入。如果要买市面上的汤圆,一定要查看配料表,避开巧克力、豆沙等高糖款,选择无馅或咸馅的汤圆。甜馅汤圆的糖分和热量都很高,对血糖的影响大,相比之下,咸馅汤圆,比如鲜肉、蔬菜馅的,糖分相对较少。不过,也要注意咸馅汤圆的油脂含量,尽量选择少油的馅料。
02黄金搭档 降糖找“帮手”
图片来源网络
建议在吃汤圆时搭配一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或豆类等,也可搭配蛋白质,如少量瘦肉或鱼肉。这些食物能延缓汤圆的消化吸收,让血糖上升得更慢一些。还可以试试“蔬菜-瘦肉/鱼-汤圆”这样的进食顺序,可以有效延缓糖分吸收,减少血糖波动。
03控制总量 细嚼慢咽
图片来源网络
糖友吃汤圆,关键是控量。最好先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计算热量,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情况下,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友,可单次食用不超过3个中等大小的汤圆。同时应减少等热量的米饭、馒头等主食,以平衡总热量。吃的时候,切勿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一是可以避免出现呛噎或误吸,二是能让血糖升得慢一些。
04科学烹饪 煮>蒸>炸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水煮的方式吃汤圆,避免油炸或拔丝做法,以免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煮汤圆时可加入蔬菜(如白菜、菌菇)或豆类,增加饱腹感并平衡营养。但是尽量不要喝汤,汤里溢出的糯米粉会增加热量。
05把握时机 “冷吃”“午吃”
图片来源网络
煮熟的汤圆冷却后,糯米中的淀粉会部分转化为抗性淀粉,更难被消化酶分解,消化吸收更慢,可延缓血糖上升。因此建议将汤圆放凉5-10分钟后再食用。中午时分,人体的胃肠功能最强,基础代谢率也较高,这时候吃汤圆,身体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也能减少血糖的剧烈波动。所以糖友吃汤圆,中午吃是个不错的选择。
01动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吃完汤圆后,不要立马坐下或躺下,最好在进食汤圆30分钟后,适当运动。比如散散步、做做家务等低强度运动,持续20-30分钟,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消耗掉一部分热量,避免血糖过高。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胃肠等不适。
02测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吃完汤圆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建议测餐后2小时手指血糖,有条件者可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实时关注血糖波动,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的饮食、运动计划或药物剂量。
人间至味是团圆,科学食养更心安。元宵佳节将至,糖友吃汤圆并非禁忌,关键在科学认知与智慧选择。正如中医“药食同源”理念,只要遵循“识、评、控、管”四步法则,牢记下面的顺口溜,糖尿病患者也能在袅袅汤圆香中,守护甜蜜团圆情。
控糖四步法顺口溜
一看二查三把关
四步控糖有妙方
糯米馅料要识穿
血糖肠胃先体检
选搭煮吃有门道
杂粮蔬菜来作伴
三个汤圆顶碗饭
细嚼慢咽午间尝
餐后快走半小时
血糖平稳过元宵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17(1):16-1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423-2017《速冻汤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5):388-391.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