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1
发布人:
阅读量:
肾结石的痛
真正体会的人都知道
那痛到浑身大汗淋漓
让人无法忍受
每到夏季
包括肾结石在内的各种尿路结石
悄悄躲在身体某个隐秘的角落
一旦石头长大或被“挪位”
可能会让人痛到满地打滚
尿路结石就是尿道长了石头?
如何预防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能自行排出体外?
听听协和医生怎么说!
尿路结石就是尿道长了石头?
尿路结石是人体泌尿系统个部位结石病的总称,也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复杂且并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肾脏Randall斑块或Bellini导管矿物质沉积、尿液中矿物质浓度过高、PH值异常、尿路梗阻或感染及代谢性疾病等有关。
尿路结石按成分分类,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盐结石、尿酸盐结石、碳酸盐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等。
尿路结石与哪些因素有关?
(1)发生过尿路感染或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2)患有胱氨酸尿症、家族性黄嘌呤尿等疾病,家族中出现尿结石的风险较高。
(3)不良的饮食习惯:饮水不足、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等。
(4)久坐及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5)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疾病,使形成尿结石的物质,如钙、草酸排出增多。
(6)长期服用某些容易引起结石的药物:如维生素D、糖皮质激素等。
尿路结石有哪些症状?
尿路结石的症状因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是否引起梗阻或感染而异。
通常肾结石无症状。
剧烈疼痛、血尿、恶心呕吐:当肾结石掉落至输尿管内可引起剧烈的阵发性腰腹部疼痛,常辐射至下腹和大腿内侧,可伴有肉眼血尿及恶心呕吐等。疼痛一般表现为钝痛和绞痛。钝痛是较大结石在肾脏内压迫摩擦或引起积水所致;绞痛是较小结石在肾脏及输尿管内移动刺激所致,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如刀割样,结石还可能造成腰背部、侧腹部、腹部、腹股沟部位的剧烈绞痛,尿路结石发起飙痛“死”人。
排尿困难、尿痛: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通常会出现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及尿痛等不适。
尿路结石不治疗有哪些危害?
一旦发现尿路结石,需尽快就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积水、尿路感染。对于高龄、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尿路结石可能导致全身感染,严重时危及生命。
哪些生活方式是尿路结石的帮凶?
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速结石形成,如肥胖、缺乏运动、摄入过量蛋白和脂肪及高糖饮料等,晚餐进食过量及餐后睡眠间距过短也与结石形成有一定关系。
01饮食结构不合理
日常饮食成分和结构对尿结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营养状况好,动物蛋白摄入过多时容易形成肾结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钙、磷酸钙。日常饮食中过多地食用含有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豆类、浓茶、芦笋、花生、葡萄等,容易造成草酸钙结石;食用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容易造成尿酸盐结石。另外,汽水类软性饮料含有较高的糖分和热量,容易加速体内的水分流失,使尿液中钙和盐过度饱和,促使结石形成。
高草酸食物
02久坐不动、不爱喝水
久坐就是每周坐姿超过5天,每天超过8小时,或者一直维持坐姿超过2小时。久坐是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从头伤到脚。久坐既伤腰又伤骨,是慢性肌肉劳损的原因之一,是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久坐不动不利于泌尿系统微小结石的排出,微小结石会慢慢长大。喝水少的人,浓缩的尿液中钙和盐会过度饱和,容易析出结晶,促使尿结石的形成。
尿路结石能自行排出吗?
结石能否自行经过尿路排出,跟结石大小有关。一项欧洲的数据显示,小于5mm的结石89%可以自行排出,5mm到7mm的结石49%能排出,大于7mm的结石仅29%能排出,因此越小的结石越容易排出。根据我国泌尿外科指南,一般推荐小于6mm的输尿管结石可以保守治疗。
若结石无法排出体外,则需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治疗。
日常如何预防尿路结石?
01增加饮水量
大量饮水可以增加输尿管的蠕动帮助结石排出,一般建议每日饮水2-3L以上,避免引用高糖和酒精饮品。当然,由于夏天出汗多,可以适量增加饮水量,相反,冬天可以相应减少。
02调整饮食
多吃高钙食物,避免摄入高草酸含量食物,如苋菜、浓茶、咖啡等。结石患者不宜吃得过咸,每天食盐总摄入量不能超过5克。同时,动物性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等也要稍作控制,一般以200克以内为宜。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甘蓝、花生、菠菜、浓茶、咖啡等,结石患者都不宜食用。
03适量运动
保持规律的体育活动可有效促进小结石的排出。建议患者可以适量进行跳绳、跳跃运动,可以帮助结石排出。
04及时就医
对于尿路结石患者,应定期至泌尿外科专科随诊。
结石虽小
一旦堵塞输尿管
问题可不少
各位小伙伴们
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定期康体检
对于无法保守治疗的结石
不要讳疾忌医,及早治疗
保持人体“下水道”的通畅哦!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