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不能吃海带?

这些谣言不可信

发布时间:2024.10.18

发布人:

阅读量:

长在颈部,像蝴蝶一样的腺体

就是人类的甲状腺

随着体检技术的进步

受基因突变、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像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也越来越高

有些朋友甚至过度惊恐

怕结节会癌变

认为得了甲状腺疾病

就不能吃海产品、含碘食品

究竟哪些结节的信号比较危险?

甲状腺结节能不能吃海带、紫菜等海产品?

甲状腺癌术后需不需要吃无碘盐?

协和专家一文为大家科普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1729219098957.png

图片来源:网络


按照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的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概30-50%都可以检出甲状腺结节,不过其中只有大约5%是甲状腺癌。可以说,大多数甲状腺的结节都是良性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突变成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仍需要定期复查。


这些信号需当心是甲状腺癌!

1729219223130.png

图片来源:网络


甲状腺癌在彩超检查中的特征性表现是: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结节内可见异常血流信号、结节内可见多发钙化灶。

 

结合以上这些表现,可以对每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评分,一般认为评分达到4-5分的,就有甲状腺癌的可能,建议做穿刺活检来进一步判断是否为恶性结节。

 

TI-RADS评分

 

1类:正常甲状腺,无结节,或手术全切的甲状腺复查(无异常发现者);

2类:典型而明确的良性结节,如腺瘤或以囊性为主的结节;

3类: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如某些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

4类:可疑恶性结节,4类再分成4a、4b和4c亚型,恶性风险5%~85%;

5类:是典型的甲状腺癌,恶性风险85%~100%,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归为5类;

6类: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未经手术和放疗及化疗。

 

不少得了甲状腺结节

甚至甲状腺癌术后的患友

听信其他人的谣言

认为包括海带在内的海产品

一律不能吃

真相究竟如何?

协和专家有话说!

1729219428441.png



谣言一:

得了甲状腺结节不能吃海带

(海产品,含碘盐等),会变为甲状腺癌?

1729219478774.png

碘元素的不足及碘元素过量均会诱发甲状腺癌,我国内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国家制定含碘盐政策有效的控制了甲状腺疾病的流行,日常需要食用含碘盐。当然,甲亢患者尤其是未控制的甲亢患者需要减少碘元素的摄入,以防进一步加重甲亢病情。


谣言二:

甲状腺癌术后不能吃海带

(海产品,含碘盐等),会复发?

1729219549367.png

甲状腺是人体利用碘元素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因此甲状腺癌双侧叶切除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全部来源于外源性药物替代,是否补充碘已无意义。甲状腺癌单侧腺叶切除的患者,需要合理补充碘。碘131治疗有效降低了中高危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风险,甲状腺术后癌拟行碘131治疗前一个月的患者,需要完全禁碘,造成碘饥饿状态,才能更好的发挥碘131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1729219598166.png

海带君多年的委屈终于沉冤昭雪啦

小伙伴们需要科学补碘

保证我们的身体有效合成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俗称“聪明激素”

对胎儿和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尤为重要

对于有孕妇和儿童的家庭

含碘盐及海带(海产品)

都是补充碘元素的有效途径

图片7.png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的原因目前还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单一因素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需关注个体化、环境及医疗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建议有特定基因突变、有既往头颈部辐射史、已经有甲状腺结节有进展等人群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8.png

图片来源:网络


筛查建议

 

① 不建议在全年龄阶段都开展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

②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每年1-2次;

③ 有甲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甲状腺,每年一次颈部彩超;

④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

⑤ 对于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可每6-12个月行颈部超声检查1次,对暂未治疗的可疑恶性结节,可缩短颈部超声检查的间隔;必要时考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


不信谣,不传谣

保持合理的作息

愉悦的心情

定期健康体检

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甲状腺癌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