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发布人:
阅读量:
经常有家长带孩子来眼科咨询:
医生,我家的小孩高度近视
还能做近视手术吗?
近视手术安全吗?
术后会不会复发?
全飞秒和半飞秒有何区别?
协和眼视光专家和您
聊一聊近视“摘镜”攻略!
什么是近视激光手术?
近视激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技术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达到矫正眼球屈光不正的手术。目前近视激光手术中采用的激光有两种: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波长193nm,属于紫外光,不能穿透角膜,因此在近视手术中,它只能在切削表面一点一点消融(切削)角膜,就像锄头刨地一样,一点一点进行。
飞秒激光,波长1053nm,属于近红外激光,可以无损地穿透角膜,在角膜任何层面聚焦切割,并且不对周围组织产生损伤,可以将3D切削转化为曲面切割来完成。
近视激光手术是怎样改变角膜曲率?
利用激光在角膜基质层中去掉一个“凸透镜”,角膜曲率相应变平,使眼球屈光力改变并与眼轴长度相适应,近视就矫正了。至于为什么选择的是角膜基质层,是因为它在整个角膜中最厚且稳定,适量去除少部分不影响其功能发挥。
近视激光手术有哪些方式?
基于准分子激光点点消融切削的特点
完成角膜屈光手术
01
直接从角膜第一层开始消融,一点一点直到作用在第三层角膜基质层为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角膜表层手术,这类手术中根据处理角膜上皮方式不同,分别称为PRK 、LASEK 、Epi-LASIK 、Trans-PRK等,现在又有了新名字”SMART”,也称为“全激光”。
02
用角膜板层刀或用飞秒激光先制作角膜瓣,像开罐头一样打开,将角膜第三层基质层暴露出来,再用准分子激光进行消融,完成后再把角膜瓣“盖”回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角膜基质层手术(LASIK、Fs-LASIK)。Fs-LASIK俗称半(瓣)飞秒手术,采用飞秒激光制瓣(*用来专门制瓣的飞秒激光只能进行平面切割)。因为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是一点一点地消融,使个性化切削成为可能,采用“个性化切削技术”的LASIK手术又有新的名字,比如“精雕”“绿飞”等。
基于飞秒激光的特点:微创全飞秒手术
由于它能无损地穿透角膜,所以可以直接在角膜基质层聚焦成相扣的两个曲面(形成透镜形态)并切割,同时利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2mm线性切口,把切割好的透镜取出来,就完成了屈光手术,这就是微创全飞秒手术(SMILE)。飞秒激光在基质层内切割而不影响周围的角膜,这种“隔山打牛”的方式,使得术后角膜与原生角膜十分相似,术后角膜神经纤维损伤小,干眼发生率低,眼表更舒适。
其实无论选择那种手术,只要是手术就会有风险存在。相较于全飞秒手术,半(瓣)飞秒95%的手术风险都在角膜瓣上,因为准分子激光点点消融的切削模式才能做到“个性化切削”,也正因为这种切削模式,必须有“瓣”才能暴露出切削面让手术进行下去,可能会造成角膜瓣脱落、皱褶、位移、术后干眼症等诸多风险。
因此,各位想“摘镜”的小伙伴
术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
仔细了解各项手术的风险
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
近视手术人人都可以做吗?
当然不是。
近视手术的适应人群主要有:
01
年龄18-45周岁,有明确的摘镜愿望,或有特殊摘镜需求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02
SMILE手术近视球镜度数≤-10.0D,散光度数≤-5.0DC。ICL手术最高可矫正近视度数-18.0D。
03
近两年屈光度数相对稳定,即每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0.5D。
04
无其他眼病和全身性疾病,如圆锥角膜、青光眼、角膜内皮变形、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
05
术前软性隐形眼镜至少停戴1周,RGP至少停戴4周,角膜塑形镜停戴3月。
06
ICL手术要求角膜内皮数≥2000个/mm²,前房深度≥2.8mm。
手术是否需要“个性化”的定制?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从广义上讲,年龄、近视程度、散光程度、眼部条件、职业的不同导致手术方式、手术参数的差异,每个人的近视矫正手术都属于“个性化”的手术。
从狭义讲,“个性化”手术主要指的是准分子激光的个性化切削。然而,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还只是一个美好理念,从中得到的超过经典切削的收益并不多。
我们真正需要的“个性化”,其实是根据你的术前检查结果,年龄、职业、以及用眼习惯等来考虑,从而定制一个专属于你的“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参数,让你术后获得一个满意的视觉效果。
术后视力会不会反弹?
近视手术只矫正目前的近视度数,若术后仍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近视仍会继续发展。也有少数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出现回退,但回退的度数不会太高,绝不会一朝回到“解放前”。一般18岁以上成年人中低度近视,只要术前两年度数稳定增长不超过1.0D,术后极少发生反弹。
图片来源网络
近视手术只是
矫正视力的一种方法
日常生活中
我们在使用眼睛的时候
要适当的休息,不要用眼过度
平常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
少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要学会保护视力
爱护我们的眼睛哦!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