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血压升高的“元凶”竟是它!做好这些能降压

发布时间:2024.12.13

发布人:

阅读量:

图片1.png

长期熬夜、不规律饮食、抽烟喝酒......

伴随不规律生活习惯的养成

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开始盯上年轻人

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

实在让人扎心!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现如今它却悄悄盯上了年轻人他们大多在20-40岁之间

平时没啥感觉

一体检才发现患有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很多人不当回事

如果控制不好

将会产生很多并发症

病从何起?如何降压?

听听协和心内科专家怎么说!

图片2.png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3.png

血压通常是指血液循环对动脉血管内侧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血压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方式描述。安静状态下,一般成年人的血压正常值为: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90mmHg。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我国对高血压的定义为:首诊发现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且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到达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依据病因是否清楚,高血压可分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1734072396375.png

图片来源网络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颅脑发生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的症状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10%。若能及时针对原发病治疗,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其病因复杂、尚不完全清楚,与遗传、年龄、饮食、精神压力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图片5.png

不少年轻人认为

血压高点就高点

身边这么多人都有高血压

只要没其他症状就不用管?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图片6.png

没有症状,

不等于没有危害!

 

长期的高血压易导致心、肾、脑、大血管、眼部的损害。原发性高血压大多进展缓慢,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视力模糊等。

1734072539077.png

01心血管疾病

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肌肥厚、纤维化,也可促进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形成。因此,高血压可促进房颤、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02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高血压可引起脑出血、缺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03主动脉夹层

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增厚和硬化,增加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发生,一旦发病,患者常常凶多吉少。

 

04肾损伤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使肾动脉和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引起肾功能的下降,最终导致肾衰竭。

 

05眼底病变

高血压还可导致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

图片8.png

1. 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达40%以上。

 

2. 不良饮食习惯:高钠、低钾饮食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高糖、高脂、油炸食品以及烟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3. 超重与肥胖:体重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16~1.28倍。

 

4. 缺乏体力活动:日常缺乏必要的运动也可能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5. 精神压力及心理因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心理的患者,患高血压可能性更大。

 

6. 年龄、性别因素: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增加。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相似,但绝经期前女性高血压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男性。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比较常见于肥胖或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比较典型的表现是打鼾及停顿,由于缺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等使血压升高,往往以夜间血压升高为主。

 

8. 其他因素:如用一些升高血压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麻黄类药物、促红素、一些种类的抗肿瘤的靶向药物等。

图片9.png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治疗?并不是!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常常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01基础治疗

主要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应贯彻于高血压病防治的全过程。所以,年轻人别偷懒,健康的生活习惯养起来!

1734073175503.png

图片来源网络

常用药物: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如**地平、转换酶抑制剂如**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沙坦、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β受体阻滞剂如**洛尔等五类,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药物个体化治疗。

图片11.png

03手术治疗

对于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且药物难以控制血压的心血管高风险患者,可以考虑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

1734073269894.png

图片13.png

既然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相关的高血压风险,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应该积极强化生活方式管理预防高血压。主要包括:低钠高钾饮食(但不建议刻意补钾)、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不吸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心理平衡、规律作息

图片14.png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15.png

诱发高血压的“元凶”不是食盐,而是食盐中的元素。当摄入食物中的钠之后,大多数人能够将多余的钠通过尿液排出。然而,当钠元素摄入过多,体内就会滞留钠离子。而钠离子主要参与细胞外渗透压的调节,当人体内钠离子含量过高,会造成血液的渗透压增高,组织间的水分可能会透过血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液容量的增加,导致血压增高。所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不仅要控盐,更要控钠!

 

如何做到健康饮食,

协和专家为您想了这些办法!

图片16.png

图片来源网络


01低钠高钾饮食

每日进食盐小于5g,减少烹饪时调味品的使用和含高盐的腌制品的食物。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等。


02增加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青椒、茄子、蘑菇、菠菜、芹菜、韭菜等)含钾量高,对降低血压有利。同时,尽量少吃反季节蔬菜。


03低脂饮食

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摄入。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对预防血管病变有益。


04优质蛋白

建议选用优质蛋白质,如:蛋、鱼、虾、禽、牛奶、牛肉等。

05其他

可适当增加原味坚果摄入,控制含糖饮料、浓茶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年轻不是挥霍的资本

拥有一个年轻健康的身体

才能遍历山川湖海

才能和幸福长相伴

趁年轻,防治高血压

就从现在做起吧!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