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头疼、看不清?当心垂体瘤找上门

发布时间:2024.12.20

发布人:

阅读量:

1734678095374.png

视力下降?月经不调?

下颌突出、鼻子变宽、手指肥大......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

可能是垂体瘤在作祟

图片8.png

图片来源:网络

垂体是什么?

垂体长瘤?好he人!

还长在脑壳里头,是不是要开颅?

协和神经外科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1734678223422.png


1734678243643.png

图片来源:网络

垂体位于大脑底部,丘脑下部腹侧。垂体有着“小身材、大管家”的称号,掌管着内分泌功能的调节,负责分泌很多日常必需的激素,这些激素对我们日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片11.png

图片来源:网络

1734678322035.png

图片13.png

图片来源:网络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个部分,腺垂体位于垂体前部,神经垂体位于垂体后部。

垂体腺瘤起源于腺垂体,是一种常见的脑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起病年龄为30~40岁,男女发病率均等。垂体腺瘤一般为良性,发生恶变者少见。肿瘤直径小于1cm的属于垂体微腺瘤,大于1cm则为大腺瘤,侵犯海绵窦、蝶窦及其他结构的肿瘤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图片14.png

图片来源:网络

1734678755412.png

1734678808110.png

图片来源:网络

垂体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肿瘤压迫产生的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内分泌激素紊乱两个方面。

01

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早期通常没有视野障碍的表现。若肿瘤向上生长压迫视神经,可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以双颞侧偏盲常见的视野缺损,以及眼底视乳头萎缩等症状,容易到眼科就诊。

1734679146163.png

02

内分泌功能紊乱

 

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及分泌激素种类的不同,又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

 

✦ 泌乳素腺瘤(PRL瘤)

多数为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阳痿和不育等。

图片18.png

图片来源:网络

 

✦ 生长激素腺瘤(GH瘤)

儿童期患者可表现为身材异常高大(巨人症),成年期患者可表现为鼻翼宽平、口唇及舌头肥厚、手足增大、鞋码增大等。

1734679230513.png

图片来源:网络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瘤)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表现为脸部潮红变圆(满月脸)、颈背部有肥厚脂肪堆积(水牛背)、头面颈部肥胖而四肢相对较为瘦小(向心性肥胖)、腹部四肢可出现紫纹、四肢乏力等。

1734679277394.png

图片来源:网络

 

✦ 促甲状素腺瘤(TSH瘤)

可出现甲亢症状,如烦躁、失眠、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突眼等。

1734679311294.png

图片来源:网络

 

✦ 无功能性腺瘤

此类型垂体瘤通常不分泌激素,因此早期无明显内分泌紊乱症状,多因视力下降或体检等发现,晚期可出现畏寒、乏力、嗜睡、食欲减退等。

1734679349546.png

图片24.png

图片来源:wikihow

 

垂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常因头痛就诊于神经内科,因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而就诊于眼科,因乏力嗜睡而就诊于内科,女性因月经异常、生育困难而就诊于妇科,或者男性因性功能异常而就诊于男性科等。

 

如果出现上述内分泌和视力方面的改变,怀疑是否有垂体瘤时,可以前往神经外科就诊,进一步完善垂体腺及其靶腺功能检查、头部的磁共振(MRI)检查

1734679396482.png

1734679419647.png

图片来源:网络

 

垂体瘤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与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和下丘脑调控失常有关。没有特定好发人群,也没有预防方法。但是出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垂体瘤的治疗目标是

 尽可能去除肿瘤组织或抑制肿瘤生长,缓解占位效应;

 纠正激素自主性高分泌状态,缓解临床表现;

 尽可能恢复和保存垂体的固有功能 ;

 尽可能减少治疗带来的并发症。

手术治疗

 

除了泌乳素型垂体瘤,其他类型垂体瘤首选手术治疗。泌乳素型垂体瘤如果出现以下3种情况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药物副作用太大,无法坚持服药;不愿长期服药。

1734679468727.png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垂体瘤的首选手术方式是经鼻内镜手术切除肿瘤,切口在鼻腔内,外面看不见切口,而且内镜可以伸到瘤腔内照明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并保护正常组织,这也是它优于显微镜手术的地方。

 

术后需要评估垂体功能,如果有垂体功能低下则要补充激素。术后三个月要复查磁共振,了解肿瘤切除程度,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药物治疗

1734679511350.png

图片来源:网络

 

不同类型垂体瘤所选用的治疗药物不尽相同。目前泌乳素型垂体瘤首选溴隐亭药物治疗,肿瘤耐药或药物副作用大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对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

1734679550098.png

图片来源:网络

 

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垂体瘤、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病人、大的侵袭性垂体瘤。放射治疗有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的可能。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