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发布人:
阅读量:
眼前黑影在飘
视力突然下降
看东西歪歪扭扭
……
如果你的眼睛突然出现这些变化
赶紧去医院
这可能是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是视网膜掉下来吗?
哪些人容易视网膜脱离?
是不是会失明?
怎样预防视网膜脱离?
01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眼球壁的最内层。如果我们把眼睛看作是一部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照相机的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但它还可以分为十层。其中,靠内侧的九层合起来,叫做神经上皮层,最外面一层叫色素上皮层。我们所说的视网膜脱离,并非是整个视网膜掉下来,而是视网膜内九层与外一层分离了。
图片来源:网络
视网膜脱离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为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02
好好的视网膜为什么会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视网膜脱离,属于眼底病的一种类型,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视网膜或脉络膜的炎症、肿瘤等,导致视网膜下方有积液形成,从而使视网膜与眼球壁之间发生分离,形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高度近视、外伤等原因,导致视网膜周边区域有干性裂孔或变性区形成,眼内的液体就有可能通过裂孔或变性区,漏至视网膜与眼球壁之间,形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原因,导致视网膜前形成增殖膜,增殖膜会进一步收缩,从而牵拉视网膜,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03
为什么高度近视容易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近视度数越高,脱离的概率越大。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比普通眼睛长,眼球比正常人大。随着眼轴拉长,球壁会变薄,周围血管变细,血供差。周围的视网膜组织会出现变性区域和小孔,临床上称为视网膜裂孔。一旦出现裂孔,玻璃体会沿裂孔渗漏到视网膜下,顶起视网膜,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分离,出现视网膜脱离,患者出现明显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
图片来源:网络
04
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还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
老年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有一些退行性病变,眼睛玻璃体逐渐液化、变性,并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也会增加。很多老年人因视网膜脱离未及时治疗导致失明。
视网膜变性患者
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
无晶体眼患者
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
眼睛受到严重外伤
严重的眼球钝挫伤、穿通伤或引起玻璃体大量出血的严重眼外伤,均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用眼过度者
从职业特征来说,长期面对电脑的人容易发生视疲劳,近视度数不断上升,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05
视网膜脱离有什么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 飞蚊感:眼前突然出现许多飘动的黑影;
● 闪光感:出现光斑、光点,一般出现在视野的边缘;
● 视野遮挡:眼前出现如同幕布样或窗帘样的黑影遮挡,黑影可以静止不动,也可以逐渐扩大;
● 视物变形、视力下降:部分慢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会出现视物变形、缓慢的视力下降等,部分可伴有玻璃体出血等。
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很可能已经出现视网膜脱离,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06
视网膜脱离后果很严重吗?
图片来源:网络
视网膜脱离发病初期可能会有眼前飘浮物、闪光感及幕状黑影遮挡,与视网膜脱离区对应,随后可逐渐变大。当视网膜脱离逐渐累及黄斑时,视力可以出现明显减退,甚至最终会出现视力丧失。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炎症、并发性白内障,最终眼球萎缩。
07
视网膜脱离如何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手术治疗为主,用于封闭视网膜裂孔、解除玻璃体牵拉、解除增殖膜牵拉、复位视网膜、最大程度地恢复视力。
脱离时间短、黄斑区未脱离者手术成功率高,并且有望恢复较好视力。如果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超过1个月,术后视力不易完全恢复。
08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网络
1
眼部定期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是预防视网膜脱离最好的办法。通过医生对眼底的周边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可疑的地方如高危视网膜变性或裂孔,及时治疗,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
2
用眼不能太疲劳
长时间看书、追剧、刷手机,都会使眼肌过度用力牵拉,容易导致视网膜形成裂孔,而最终导致脱落。
3
避免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人群,要避免跑、跳、蹦、撞等剧烈运动,避免提拿重物、憋气等动作。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