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发布人:
阅读量:
夏天一到
不少人的手上、脚上
就开始冒出一个个小小透明的水疱
奇~痒~无~比~~
让人~坐~立~难~安
恨不得把整层皮都搓下来��
但戳破后就会流出透明液体
等水泡干涸后还会脱皮
如果你也有这种症状
那很有可能是被汗疱疹"偷袭"了
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一聊
汗疱疹的那些事儿
让大家轻松应对这个小麻烦
关于汗疱疹的那些谣言
别再信啦!
谣言
汗疱疹会传染?
真相
汗疱疹不会传染。这是一种与过敏反应、遗传、多汗或精神压力等内因相关的皮肤问题,不属于感染性疾病,因此不具备传染性。
谣言
爱出汗的人更爱得汗疱疹?
真相
虽然多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汗疱疹的症状,但它并不是汗疱疹的直接病因。临床上发现,很多不爱出汗的人同样会患上汗疱疹,而一些爱出汗的人却未必会得这个病。
谣言
汗疱疹戳破就好了?
真相
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前面也提到了,戳破汗疱疹的水疱容易引发感染,导致病情恶化。正确的做法是让水疱自然吸收、干燥、脱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对皮肤的损伤。
谣言
汗疱疹里面的渗液流到哪里,疹子就会长到哪里?
真相
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汗疱疹的发病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和渗液流到哪里没有直接关系。那些新出现的疹子,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的过敏反应还在持续,或者皮肤其他部位也存在诱发汗疱疹的条件,而不是因为渗液的流动导致的。
谣言
汗疱疹不会自己好?
真相
汗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病,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自愈。轻症患者通常会在2-3周内自行缓解,但症状严重(如反复发作、剧烈瘙痒或感染)时需药物干预。病程长短与个人体质、诱因控制及护理方式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看为一种特殊的手足湿疹。它多见于我们的手掌、手指侧面,还有足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常藏在皮肤深处,为针尖至粟粒大小,西米布丁样的水疱,这些小水疱就像是皮肤里的 “小炸弹”,里面装满了清澈或略显浑浊的浆液,常常呼朋引伴、成群结对出现。水泡周围皮肤看起来正常,可有时会让人感到奇痒难忍,有时还会有烧灼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典型表现
成群小水疱:西米布丁样,或是粟粒大小版的皮损水疱,深藏于皮肤表皮内,为透明或淡黄色,不易破溃。
剧烈瘙痒:发作时瘙痒明显,抓挠后可能加重症状。
脱皮和干燥:水疱消退后,皮肤会出现领圈样脱屑,严重时可能出现皲裂、疼痛。
反复发作:汗疱疹容易季节性复发,尤其在春夏或情绪紧张时加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皮肤科门诊,常常有患者把汗疱疹和其他常见的皮肤问题混淆,比如皮疹、湿疹、脚气等。它们虽然都表现为皮肤上的异常,但仔细辨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01皮 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先来说说皮疹,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各种皮肤疾病都可能出现皮疹,它可以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多种形态,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身体各处都可能出现。皮疹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是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
02湿 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看看湿疹,它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个阶段。急性期时,皮肤上会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水疱或丘疹,这些小水疱容易融合成片,边界模糊不清,瘙痒得非常厉害,抓挠之后还会形成糜烂面,渗出大量的浆液。而汗疱疹则主要局限在手足部位,水疱通常是对称分布的,周围皮肤大多没有明显的红肿等炎症反应,而且它的发病和季节关系更为密切。
03脚 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脚气主要是由真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引起,常见于脚趾缝、足底和足侧缘。得了脚气的脚,脚趾缝可能出现浸渍、发白、糜烂,足底或足缘可见小水疱,疱液可能浑浊。慢性脚气会导致皮肤增厚、脱屑,甚至皲裂。还伴随不同的程度的脚臭,并有极强传染性。不同于汗疱疹的对称分布(如双手或双脚同时出现),脚气多单侧或局部发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汗疱疹以往认为和汗腺有关,现在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手足湿疹。主要是因为在基础研究中发现,异常出现的部位及炎症类型,与汗腺相关性弱,而半数与特应性皮炎相关,其发病原因也较为复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过敏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有些人对镍、铬等金属过敏,或者对洗涤剂、香皂等化学物质过敏,一旦接触就容易引发汗疱疹。
除此之外——
·
真菌感染也是引起汗疱疹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等。
·
多汗症人群也是汗疱疹的 “重点目标”,因为过多的汗液容易导致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这就为汗疱疹的发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
情绪紧张或疲劳都可能诱发疱疹或加重疱疹。
·
特应性皮炎或过敏家族史的人群也格外容易中招。
汗疱疹的瘙痒程度可真是不容小觑,痒得让人抓狂。不过别担心,这里有几个止痒小妙招教给大家。
首先,在急性期,可以外用一些弱中效激素药膏,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这类药膏能够快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不过要注意短期使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不然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等副作用。或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瘙痒难忍时,千万不可抓挠、挤破水疱,可外用炉甘石收敛水疱,但出现皮损时不建议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瘙痒实在难以忍受、皮疹面积逐渐扩大时,还可以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它们可以有效抑制过敏反应,缓解瘙痒。
切记不要挠抓,不要挤破水泡,另外可用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洗洁精、香皂),同时减少精神压力,保持规律作息。
用药需遵医嘱,及时就医,注意掌跖脓疱病等鉴别诊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防汗疱疹,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心护理。
01避免接触过敏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尽量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比如金属饰品、化学清洁剂等。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不得不接触,那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像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02保持手部干燥及卫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注意保持手足部位的清洁干燥,勤洗手、洗脚,但也要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洗完手、脚后,要及时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把水分擦干。
03合理作息、调节心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04均衡饮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本文转载自武汉协和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