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重庆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委会专家组联合武汉协和医院药学部专家组齐聚重庆,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庆医院项目现场,召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建设方案专题评审会。会议旨在优化设计方案、推动项目高标准落地,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西南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会议由重庆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剑鸿主持。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庆医院承担着辐射西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重要使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作为现代化医院药学服务核心单元,其建设将直接影响临床用药安全与医疗质量。副院长熊蠡茗介绍了静配中心的项目规划:将依托武汉协和医院的丰富经验,结合重庆实际需求,打造智能化、标准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覆盖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高危输液配置服务,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与临床无缝对接,为患者提供精准药学支持。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分组讨论等形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平面布局、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及信息化系统设计进行了全方位“把脉”,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优化建议:一是布局设计遵循“三区两通道”原则,优化人流物流动线,预留拓展空间,以适应长远发展需求;二是智慧系统建设需构建覆盖审方、配置、配送、追溯的全流程智能平台,增设区域性药学数据共享模块,为未来区域内基层静脉用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设备选型优先选用模块化、智能化硬件系统,高危药品配置专用负压舱,强化职业防护设施建设。
武汉协和医院药学部专家表示,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通过技术帮扶、远程质控助力我院PIVAS建设;重庆药学会计划以该项目为标杆,推动全市静脉用药调配标准规范化,探索区域化集中调配新模式。熊蠡茗副院长表示,专家建议将会纳入建设台账,项目团队将逐项落实,确保建成后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未来还将采用“卫星药房”模式辐射周边医疗机构,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同质化的优质药学服务。
此次评审标志着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了药学领域的创新范本。
文章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