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5年度集中申报期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妇产科医师刘宇皎博士申报的课题《宫颈癌中调控HPV E6/E7转录的作用机制及靶向干预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该项目为我院获批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彰显了我院大力开展人才同质化培训取得的扎实成效。
我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新建医院,坚持聚焦“十大功能定位”目标,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输出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的支持下,安排全部新聘应届生在输出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接受同质化培训,全面培养临床、科研和教学方面的能力,夯实人才根基,助推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培训期间,我院严格落实《人员同质化培训方案》,研发了“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实现常态化培训督导和考核。我院探索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执行协和医院科室主任、项目医院执行主任带教制度,对在汉培训人员开展“1对1”培养。武汉协和医院突破常规,给予700余位在陪医护人员临聘职工身份,保障了在陪人员处方权等与培训效果密切相关的权利。
自2024年底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以来,我院科教组在武汉协和医院科研处指导下,开展多层次、同质化的申报辅导多场,组织在陪医师参加武汉协和医院专项辅导与预评审活动。经过培训,我院申报人员在在课题设计、标书撰写等获得质的提升。刘宇皎博士项目顺利获批,正是我院在武汉协和医院指导下在科研培训、项目管理全力推进筹建工作的成效的反映。据悉,为持续提升全院人员科研能力,特别是推动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我院将在武汉协和医院科研处指导下,陆续落地科研启动经费、院内基金资助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实现对青年博士等科研骨干的全过程、精细化服务与支持。
此次项目获批,既是我院同质化培训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我院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成熟、科研环境持续优化的体现,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与范式,为广大青年人才树立了标杆,极大激发全院人员投身科学研究和申报高层次项目的热情与信心。医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协和医院的科研协同与培训融合,强化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构建更加规范、高效、可持续的科研创新环境,打造有利于人才发展和科研创新的沃土,力争推动更多高水平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诞生,以科研创新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章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