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既是执盾卫士,也是掌灯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5.04.11

发布人:

阅读量:

分享:

在武汉协和医院ICU培训的半年,如同一场淬炼。从初入病房的惶然无措到如今能独挡一面,每一步都浸透了汗与泪的沉淀。  

初到ICU那日,消毒水的气味混着仪器的嗡鸣扑面而来。透过玻璃墙,闪烁的监护屏、蛛网般的管线与刺耳的警报声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我攥着护士服下摆站在门口,看前辈们疾步穿梭于病床间,恍如置身一座由钢铁机械与脆弱生命堆砌的孤岛。半年后的深夜,当我独自巡视病房,指尖触到患者掌心微弱的暖意时,突然惊觉——这片曾令我战栗的禁地,早已化作重塑生命观的熔炉。

1744352130832.png

理论学习阶段,那些刻板的数字在真实病例中陡然鲜活。老师举着血气分析报告讲解呼吸衰竭:为什么升压药会导致四肢冰凉?因为血管收缩时,血液会优先流向心脑。幻灯片上的曲线与病床旁的监测仪骤然重叠。那一刻我顿悟:护理不仅是执行医嘱,更要读懂每个参数背后的生理语言。

急救模拟演练中,人工心肺机的管道突然进空气,刺耳的警报声炸响。身旁的新人本能地冲向医生办公室,却无人记得第一时间夹闭管道。带教老师面色铁青:等医生赶到,患者脑细胞已经死了一半!自此,我养成了条件反射般的危机意识——每次操作前默念应急预案,如同战士反复擦拭枪械。

案例讨论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当教授甩出循证数据:2小时翻身组与4小时组的压疮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科室沿用十年的护理常规被轰然击碎。现在的我会掀开被褥,用手指丈量患者骶尾部的皮肤温度与湿度,而非机械地盯着时钟翻身。那位因重度烧伤全身裹满纱布的姑娘,正是在这种观察下避免了新的创面。

永远记得第一次独立抽血的场景。车祸重伤的中年男人双臂青紫肿胀,血管在皮下若隐若现。我举着采血针进退维谷,监护仪的心跳曲线不断攀升。带教老师忽然从身后握住我的手腕:别被数字绑架,去感受桡动脉的搏动。当指尖终于捕捉到那丝微弱的跳动时,监护仪的报警声恰巧平息。现在的我已能熟练处理CRRT管路的压力骤降,但每次触摸患者皮肤前,仍会下意识地呵暖双手——再精密的仪器,也量不出指尖传递的温度

1744352237657.png

在这里,时间被切割成以秒计量的碎片。某个大夜班,23COPD老人的血氧饱和度毫无征兆地跌至70%。我抓起吸痰管冲过去,暗红色的痰栓被负压吸出的瞬间,监护仪的波形重新开始舞蹈。后来主任说,若再晚三十秒,可能就要气管插管。如今我总会多瞥一眼呼吸机湿化罐的水位,多摸一次患者足背动脉的搏动——那些跳动的数字不是冰冷的代码,是生命发出的摩尔斯电码。

这半年培训经历教会我,ICU的修行是技术与人性的双重跋涉。我依然会在成功脱机拔管时偷抹眼泪,在死亡病例讨论后躲进更衣室深呼吸,但不再因畏惧失误而迟疑。监护仪此起彼伏的警报声,渐渐化作督促精进的战鼓;密密麻麻的护理记录单上,每个勾选框都烙着生命的刻度。若说遗憾,便是希望新护士培训能增设临终关怀模块”——教会我们如何为无力回天的生命盖上最后一条温暖的被单。

晨光熹微时,我照例站在玻璃幕墙前交班。呼吸机的律动与心电监护的滴答依旧,但阳光穿过百叶窗,在7床老爷子新剃的光头上跳跃,他昨日刚撤下ECMO,此刻正努力对着窗外比划。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玉兰树枝头的花苞正在晨雾中舒展。

这半年,我见过生命如流沙般从指缝消逝,也目睹过死灰里迸出火星。护理之于我,终是从职业变成了渡劫——ICU这个离死神最近的战场,我们既是执盾的卫士,也是掌灯的摆渡人。  

 

                                                                                                                                                                                                                  (本文作者:胡明佳  在汉培训科室:ICU






文章打印